在本页阅读全文(共6页)
UltraBook、USB 3.0、SSD、融合、异构计算,这一年来,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时常萦绕在耳边,它们代表着什么?它们指明了什么?期待转型的笔记本产业该如何前行?未来的笔记本产品将以何种形态面对生存法则的挑战?战役已然打响,蓝图似已规划,即将逝去的2011给笔记本业界究竟带来了什么?
五大战役规划笔记本五年蓝图
笔记本电脑自诞生之日算起,不过才走过短短26年的光阴,但是对于发展迅速的PC产业来讲,这26年似乎太过漫长,以致于看似短暂的停滞,都让人觉得整个产业正在面临着如何转型的严峻问题,而事实也证明,就是这短短几年的近乎停滞不前,使得笔记本电脑产业甚至是整个PC行业都陷入了转型困惑期。如何转?往哪儿转?成了业界面临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停滞不前呢?简单来说,笔记本电脑价格大幅下降、普通大众购买力增强,消费者不再需要经过精心比较而去选购产品,一成不变的模具、同质化严重的硬件配置共同造就了笔记本产业的缓慢前行。
然而,进入2011年,我们似乎看到了笔记本产业的新方向。小到USB 3.0接口的普及,大到全新形态UltraBook的出现,再加上人们对固态硬盘的逐渐认可、融合型处理器的日渐完善以及异构计算的萌芽,关乎笔记本产业命运的五大战役全面打响,而围绕UltraBook展开的未来五年笔记本电脑蓝图也初现端倪。
这一年,有悲剧、有期待、有发展、有欣喜、也有深思……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