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 Pro芯片的MacBook Pro2021作为视频创作者的生产力工具,用起来是真的爽,到手将使用近一年时间,总体上非常满意,不过有一个小问题却不得不说一下,那就是原装的充电器实在是太大太重了,而且只有一个输出接口,利用率非常低。在家里工作的时候还好,笔记本通过USB-C外接显示器,有反向供电功能,所以并不担心续航问题,但外出或者出差的时候,就有点难受了。
苹果官网有合作品牌的多接口充电器可以选择,不过最大功率只有120W,而且价格实在感人,所以目光就转向了市场上的第三方充电头,前两天入手了IDMIX 140W氮化镓充电套装,支持PD3.1快充协议,完美适配MacBook Pro2021,除了充电器,还送一根100W(新版改成140W了,感觉错过了啊)充电线,真香啊!
拆开包装看配件,非常简单:充电器本体、一本说明书再加上一根数据线,长度1.5米。
配色有黑、白、绿三种,我手里这款是白色版本,表面磨砂处理,质感不错,整体尺寸为74 x 74 x 30mm,比MacBook Pro 2021的原装充电器足足小了1/4,跟苹果61W充电器的大小相同。
看一下实际对比的效果,宽度和厚度基本上差不多,长度上少了一大截,外出携带方便了许多。
2个USB-C接口加上1个USB-A接口,可以同时为三台设备充电,利用率也比苹果原装充电器高很多,注意USB-C1接口位置的PD3.1标识,支持28V?5A 140W输入哦。
底部印有每个接口的输出功率参数,USB-C1最大支持140W输出,USB-C2最大支持100W输出,USB-A最大支持30W输出。
折叠式插脚方便收纳,放在数据包里的时候可以减小空间占用,也不会刮花其它设备。
实际测试先用电流表检测一下每个接口支持的快充协议,USB-C1最全:Apple 2.4A、Samsung 5V?2A、SamsungAFC 9V-12V、QC2.0 9V/12V/20V、QC3.0 3.6V~19.8V、DCP 1.5A、QC4.0+、Huawei FCP9V/12V 18W、Huawei SCP 3.3~12V 22W、PD3.0、PPSMTK-PE,USB-C2除了缺少MTK-PE,其它与USB-C1相同。
PD报文,6组档位:5V?3A、9V?3A、12V?3A、15V?3A、20V?5A、PPS3.3-21V?5A,由于我这个电流表只支持PD3.0,读取不到28V的电压,所以最高只检测到100W输出,实际上IDMIX这款充电器是支持PD3.1的,最高输出电压28V?5A 140W Max输出。
USB-A接口支持的快充协议也非常多:Apple 2.4A、Samsung 5V?2A、Samsung AFC 9V-12V、QC2.09V/12V/20V、QC3.0 3.6V~19.8V、DCP 1.5A、Huawei FCP 9V/12V 18W、Huawei SCP3.3~12V 22W。
最后测试一下数据线的体质,数据传输支持USB3.2 Gen2,充电最高20V?5A 100W,新版的套装会升级到140W的线,单买可不便宜哦,非常赚。
再来看一下3个接口的功率分配情况,单口模式下,USB-C1最大输出功率140W,USB-C2最大输出功率100W,USB-A最大输出功率30W。
双口模式,USB-C1+USB-C2为100W+35W,USB-C1+USB-A为100W+30W
,USB-C2+USB-A为5V?2A+5V?2A。
三口同时使用时,USB-C1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0W,USB-C与USB-A合计输出功率20W,每个接口不超过单独使用时的最大功率,总功率不超过140W。
最后进行实际的充电测试,先来看手机,为iPhone12 Pro Max充电,成功激活9V?3A模式,输出功率20W,最高到了22W。
然后是MacBook Pro 2021,实测充电功率为27.7V?4.8A 134W,几乎达到了满载。
再用功率仪来测试一下,142W,没有问题。
1 总结
好了,IDMIX这款PD3.1 140W氮化镓充电套装的评测到这里就结束了,大概总结一下:
1、 体积小巧,颜值在线;
2、 利用率高,多接口输出,可以同时为3个设备充电;
3、 支持PD3.1,最高输出功率28V?5A 140W,MacBook Pro 2021绝配;
4、 兼容多种快充协议,苹果安卓都可以使用;
一个充电器放在桌面上,基本就解决了电脑、手机、平板的充电需求,出差时携带负担也不大,总体使用体验是非常满意的,除了充电器,还有一根100W(新版升级到140W)充电线,对比苹果原装充电器的价格,还是非常超值的。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PD3.1来了!完美适配MacBook Pro 2021,IDMIX 140W氮化镓充电器评测https://nb.zol.com.cn/807/807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