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发展,笔记本行业已经走向成熟:整个行业有了一定的规模、业内品牌众多、市场竞争饱和。不过在行业成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利的因素:产品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硬件配置完全一样,甚至使用的模具外壳也完全一样;价格战越打越激烈,部分厂商为了打价格战在笔记本设计、生产上偷工减料,降低了产品质量;其实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笔记本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创新这个问题。
要说笔记本行业近几年来最为直观的创新是在屏幕方面:从最早4:3比例的屏幕发展到后来的16:10、16:9甚至更奇特的21:9比例的屏幕(东芝Satellite U800W系列),尺寸方面变来变去名义上说是为了更加适合观看影视节目的需要,其实是为了降低液晶面板切割成本。
第二点是屏幕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从1024×768到1280×800再到1366×768、1600×900、1920×1080甚至有号称“视网膜”的Retina屏幕,屏幕分辨率的确是提升了,不过还是达不到人眼视网膜的标准。苹果对“视网膜屏幕”的定义是一个视力为“20/20”的人在常规距离上看屏幕时,屏幕上的一个像素点的大小要小于1分视角:其中“20/20”是指一个人站在20英尺(约6米)外可以看清视力表上第八排字母,大概相当于我们常说的5.0视力水平。但事实上许多调查都显示,大多数人的视力要高于这个水平,正常人的视力要到60岁之后才会退化到“20/20”。也就是说,苹果的“视网膜”其实是老年人的……参考果壳网(苹果的视网膜屏真的达到了视网膜水平吗?)。
另外一个创新是采用多点触摸屏幕:得益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广泛应用,电容式多点触摸屏也走向了笔记本领域——不仅仅在“超极本”上,还有许多3000多元的笔记本:如华硕S200、戴尔14R、15R、宏碁V5-431P系列等等;也有高端的如谷歌推出的Chromebook Pixel,同时支持多点触摸屏幕以及“视网膜”分辨率。
还有就是支持3D显示的屏幕:这需要更高的屏幕刷新率,主流的笔记本屏幕刷新率在60Hz,而3D显示屏的刷新率在120Hz甚至240Hz以上;不过传统的3D技术基本是依靠频闪以及偏振等技术,来获得3D体验。长时间欣赏这样的图像,会让用户感到眩晕甚至恶心,因此3D笔记本的终极形态是支持裸眼3D显示。
当然,在屏幕上的创新还是大有潜力可挖:如果真的按照人眼视网膜的分辨率来要求笔记本的屏幕,那么目前市面上采用Retina屏幕的笔记本至少还要将分辨率提升3倍,达到900ppi;此外,还有柔性屏幕,可以弯曲、旋转、折叠的显示屏,三星、LG、康宁等公司已经展出了相关产品,相信运用到笔记本上也不远了。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