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智商无情商依然是傻子
电脑一直和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密不可分。从诞生之初就被打上工具标签的电脑能做的事情确实不少,计算能力是人的十倍都不止。就算是这样,电脑也不如我们人类的大脑聪明因为电脑自身完全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只能按预先编好的程序来进行计算,没有自主创造事物的能力。
由此可见,单纯性能方面的提升,只不过是在运算速率上的提升,电脑依然是无法“善解人意”的冷冰冰的机器。因此,想要让电脑变得更聪明,虽然很难通过赋予电脑逻辑思维能力来实现,但却可以从功能方面入手,通过各种感应芯片,让电脑变得更加全面,而不仅仅是在性能上单纯提升,做一个“有智商无情商”的傻子。
其实从设备智能化趋势开始以来,今天的电脑与以往的电脑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性能更加出色之外,也变得更加善解人意。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往我们的电脑只能直立摆放在桌面使用,如果侧过来放置,并且不去手动调整屏幕显示的话,电脑就会傻呼呼的依然保持原来的显示状态,而我们就要歪着脑袋来看屏幕上的内容。
电脑变聪明之后,当你把电脑侧过来摆放时,屏幕就会自动旋转到相应的显示状态,以适应用户的阅读,而实现这种状态,就要为电脑加入感应芯片和陀螺仪,从而能够让电脑知道它自己处于什么状态,虽然是人为的干预,但相对于以往的电脑而言,如今的电脑确实变得聪明了许多。
基于此,如何让未来的电脑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如何让未来的电脑更懂得用户的心,就成为了未来软件平台发展的新方向。也正是因为这样2014年7月30日那天微软正式发布中文版Cortana(小娜)个人智能助理。
2AI让PC有智商更有情商
智能交互是未来趋势
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已经越来越智能化,而电脑产品则相对落后。在以智能交互为大趋势的背景下,电脑如果不能更懂得用户,就必定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三星Bixby就是个例子
甚至是和电脑息息相关的英特尔也在IDF2014上展现了诸多与智能交互相关的技术,比如实感操控以及语音识别,这些智能交互手段之所以尚未在电脑中普及,就是因为以往更注重平台性能的提升与比拼,而忽略了“用户体验”这个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元素。
提升用户体验的手段有很多种,但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交互无疑是最佳的手段之一。
简单举例来说,以往的电脑屏幕亮度,用户设置到什么程度就始终是什么程度,而如果加入光线感应芯片之后,电脑就会自行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线状况调整屏幕亮度,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视觉体验,这就是智能交互最完整的一次体现。
而在未来,这些基础化的智能交互方式很难满足用户多变的使用习惯,因此就要让电脑变得比现在更加聪明。
3语音识别与实感操控
语音识别与实感操控就是两大突破口。
微软在这两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微软不仅自主研发了实感技术,推出了更加成熟,更加智能化的语音识别应用。这些智能化手段加入之后,将改变电脑的操控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便利。
语音识别
就拿语音识别来说,以往由于语音识别技术不够成熟,我们说一段话给电脑,往往得不到正确率较高的回复,软件的优化将大大提升准确率,并且能够识别更多的方言。其带来的好处就是,今天我写这篇文章还是在用手敲打键盘,而明天我写一篇文章,直接口述并稍加修改就可以完成,这就是智能交互带来的便利。
·结语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各行各业赋予智能化、高效化解决方案,而相对落后的实体经济产业,也将因此而受益。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像英特尔、微软、谷歌等等这样的公司,他们将为世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带来最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