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去一年苹果和微软的“较劲”
长久以来,苹果和微软的爱恨情仇基本上体现的是乔布斯和盖茨个人关系的缩影,比如他们经常会“对骂”,乔布斯曾说“微软的唯一问题是没有品位”,而盖茨也曾表示“相比Mac来说,Windows更安全”。但他们同时也会惺惺相惜,实际上两个人私底下是非常好的朋友,在乔布斯最后的日子里,盖茨也时常去探望,因此这些处于商业目的言论未必是两个人心里深处的真实想法。
虽然都是大体量的科技创新型公司,但除了乔布斯和盖茨的一些关于对方的言论外,苹果和微软在过去20年中并没有形成针尖对麦芒的竞争态势,这源于苹果和微软产品定位完全不同,前者意欲打造硬件产品的生态链闭环,而后者则更加注重Windows系统在PC市场的优势。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是微软的天下,那么21世纪以后则是苹果的天下,形象点来比喻微软和苹果始终在河两岸怒目而视,但都还是朝着各自的方向前进,谁知苹果脚下是平坦大道,微软脚下是泥泞小路,微软为了让苹果慢下来,就将手中能用的一个一个的砸向河对岸的苹果,但基本上都没有击中目标,直到Surface的抛出终于砸到了苹果,尤其是去年的Surface Pro 4和Surface book,已经让苹果有些踉踉跄跄,险些跌倒。
打这之后,微软和苹果是真真正正在产品层面具备了竞争关系,为了灭掉Surface的嚣张气焰,苹果在去年推出了the New Macbook和iPad Pro,但前者不具备2合1触控模式,后者生产力设备的称谓成为了行业笑柄,尽管如此,库克还是亲自站台宣称iPad Pro可以代替Windows台式电脑和笔记本。
然而各家专业媒体的评测和业内人士的专栏中,iPad Pro几乎无一例外的被Surface Pro 4完爆,不过在笔者来看iPad Pro被完爆这事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两者的定位本就不同,iPad Pro虽被定义为生产力设备但最多也就是个配上键盘的大屏平板,而Surface系列在自打Surface Pro 3推出之时就被定义为“全面创新的笔记本电脑”,Surface Pro 4自然也要延续这个定位,所以说一款平板电脑和笔记本比拼生产力,输了也是情理之中。
iPad Pro和Surface Pro 4之间的PK实际是苹果和微软都嗅到了后PC时代市场的甜蜜点(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所以iPad Pro按理来说根本就不具备与Surface Pro 4比拼的机会,然而却在大屏幕表象以及库克一拨又一拨生产力表述的轰炸中被摆到了同一桌面上,这点可以看出苹果和库克的老辣,实际应用体验好与坏没关系,先用舆论攻势将iPad Pro提升到和Surface Pro 4同一档位,虽被完爆但关注度不掉队,后期再用双系统或OS X力挽狂澜,毕竟在生产力设备的界定下iPad Pro被吐槽最多的并不是A9X和Surface Pro 4酷睿处理器的差距,更多是系统易用性。
微软虽在早年就涉足了硬件市场,但基本上都是以PC周边设备为主,这与已将PC生态链概念玩转于鼓掌之间的苹果来说显然不是一个量级,以至于在Surface系列刚刚推出之时就出现了将竞争对手设定为iPad的定位错误,这导致在两者的比拼后,绝大多数都倾向于选购iPad而不是Surface,直到Surface Pro 3推出时将竞争对手设定为Macbook Air,才将这个错误纠正。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Surface Pro 4和iPad Pro在微观层面的较劲影射到宏观层面,则是整个产业意欲抢夺苹果对于后PC时代市场的控制权,那么后PC时代是如何兴起的?后PC时代市场的甜蜜点究竟在哪?
2后PC时代的“误入歧途”
2007年对于整个IT市场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苹果电脑精简为苹果并发布了惊世骇俗的Macbook Air,英特尔提出了UMPC的概念,PC真正开启了小型化进程。同时在这一年,苹果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iPhone,乔布斯第一次提出“后PC”的概念。
所有厂商都将Macbook Air视为它们最大的威胁,因为其与之前的笔记本的确有些不同,最关键的是与英特尔刚刚提出的UMPC概念定位相似,以至于所有Wintel阵营的厂商摩拳擦掌意欲给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年轻人一些颜色。而乔布斯从牛皮纸袋里拿出这款被称之为划时代产品的动作是随意的、表情是淡定的,讲话的语气无颤音,你似乎察觉不到一丝的小激动,因为他知道Macbook Air绝非整个产业的未来。
所有厂商都将Macbook Air视为它们最大的威胁(图片来源:dailyspectator)
当年并没有人悟出乔布斯提出的后PC概念究竟意欲何为(图片来源:appadvice)
乔布斯深受禅宗佛教的影响,其将对产业未来的把控描述为一种悟道的修行,然而纵观整个行业却没有出现能够参透乔布斯心思的人,没有人能够明白苹果推出iPhone,乔布斯提出后PC概念意欲何为,实际上这才是未来,但很遗憾没有人能够悟出这个道理。
当所有人都在批判失去了物理键盘的iPhone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这个产品会有未来,更没有人去细读“可以将整个互联网装入口袋中的设备”这个宣传标语,实际上苹果正是凭借着iPhone去打通构造后PC时代的蓝图。“未来网路使用者不一定要透过个人电脑上网,无线传输的方式,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上网并传输资料。”——这是人们对于后PC时代的注解,显然iPhone就是为了后PC时代而生。
紧接着iPod Touch、iPad的推出联合iPhone构建了完美的移动互联网模式,后PC时代正式开启,然而多年来整个生态体系对于Mac产品追逐的惯性让它们很难快速的停下脚步重新定位,因此当所有厂商意识到“误入歧途”后显然为时已晚,后PC时代的整个设备市场就这么白白的献给了苹果,紧接着整个世界进入互联网的方式不再仅仅依赖PC,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2015年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的用户已经达到了88.9%,遥遥领先于其它PC设备。
可见PC并不是倒在了缺乏创新、续航过短、散热不理想这些消费者总在持续抱怨的问题上,而是缺乏对于后PC概念的认知,实际上9年前整个市场将Macbook Air作为PK的对象就已经意味是失败的前兆,因此当Surface系列牵绊住了苹果前进的脚步,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无疑是兴奋的,当然Surface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其对于后PC时代有一片处女地的开垦是最为迅速的,这又是什么呢?
3空白细分市场下的变种老概念
后PC时代留有的未被深耕的处女地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听听专家如何说。全球PC追踪者副总裁Loren Loverde表示:“为了刺激传统PC的发展,业界需要加快企业转型,朝着低成本、超薄、基于触控设计的方向发展。”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或许能够嗅到一些PC未来的发展方向,超薄且基于触控设计,这显然是一个注入了平板元素的产品形态,而它的推出应该是去填补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这个空白的市场,毕竟平板电脑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笔记本电脑的尺寸越来越小,平板电脑生存的空间受到了极大挤压,如果产品出现类交集点,那将对消费者的选购情趣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到底选择一款超大屏智能手机还是iPad Mini 4,抑或一台10英寸的平板电脑还是超小型化的移动PC,这将完全代替性价比在消费者意识中的思维权重,但从客观角度分析,无论是7.9英寸的iPad Mini 4还是拥有着10英寸机身的平板电脑,似乎都不会是胜利者,除非你是个忠实的果粉。
上世纪90年代就ThinkPad旗下就有不少亚笔记本问世 它们是主流笔记本的辅助者(图片来源:wikimedia)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会十分在意这到底是一款小型化平板还是一款超大屏智能手机,其关心的仅仅是功能是不是够多,价格是不是足够有吸引力,在这两点上平板电脑并无优势可言。
平板和笔记本之间的空白对于PC厂商来说是个十足的机会,它们完全不再需要营造概念,这一回将是市场和消费者自然选择后的结果,对于PC厂商来说需要做的就是要生产一款功能和品类属性集大成化的产品,或者我们可以称其为多模式产品。
实际上对于微软和苹果来说它们在极力争夺的是平板电脑和主流之间的这个大市场(图片来源:tokerud)
多模式产品的特点就是在于其能够跟当下所有的移动级产品形成交集,小型化平板电脑的身材、PC级的性能、通讯模块以及专业级的拍照水准,毫无疑问无论是Surface Pro 4和iPad Pro都具备这样的形态,以至于客观来说微软和苹果争夺的是未来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这块空白市场,用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给主流笔记本打打下手,当个合格的助理。
实际上类似的概念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过亚笔记本的概念,其指那些性能上不及主流笔记本,但却拥有超小型机身的设备,从另一个方向来说也就是主流笔记本的辅助者,比如主流产品的机身尺寸为14英寸,而亚笔记本的机身尺寸大都在10英寸左右,只不过如今加入了触控、键盘与屏幕分离这些平板元素。
尽管如此对于整个产业还是十分兴奋的,毕竟这是后PC时代整个市场的兴奋点,要不然苹果和微软也不会拼了命的撕逼。
4云、麦当劳和虚拟现实
毫无疑问,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之间的空白将是整个PC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你或许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断笔者,“我那烧配置的3D游戏怎么办”?的确你从这样的产品字眼中完全看不到对于配置的崇拜,这似乎打破了一直以来性能是PC产业前进催化剂的论调,而这一切的信心完全来自于云时代的来临。
在云时代里任何复杂的运算都会由云端服务器帮你完成,你需要做的只是一个瞬间能够进入网络的PC设备即可,尽管如此笔者还是不建议以笔记本作为游戏终端,毕竟能做是一回事,体验则是另外一回事,以笔者本人来说,就算是那些所谓的超大屏游戏本在体验上也没带来太大的惊喜,以至于索尼PS系列、微软Xbox系列甚至是Oculus这样的专业游戏设备才是你的首选。
上面的表述似乎有些跑题,但对于PC厂商来说急于推出类型化产品并不是当务之急,首要的任务是要改变大众唯性能论的刻板印象,虽然你寻觅到了G点,但你必须还要去“谄媚”一下市场。毕竟商业社会一切都要看市场的脸色。
云时代的到来将是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之间市场兴起的催化剂
你给消费者带来了两种体验的产品,但同时一定要思索消费者所要付出的代价。实际上当年英特尔提出的超极本概念最终目的就是要填补这个空白,根据英特尔官方的说法,在第二个阶段超极本会同时配有键盘和触摸屏,你把屏幕竖起来,它就是一台带键盘的笔记本电脑,如果合上屏幕就会变身为一台平板电脑;而在进入到终极阶段后,键盘可以随意卸下来,在有需要的时候再装回去。这不就是消除了平板和笔记本边界化的产品吗?
当年英特尔提出的超极本概念最终目的就是要填补平板和笔记本之间的空白 可惜并不算成功
但这种被英特尔定义为2合1的设备并不算成功,因为厂商在定价上遵循的是1+1≥2的方针,产品具有平板和笔记本的双重属性,但从价格上来说,基本上都是市面上一款平板和一款笔记本价格的相加甚至更高,而在这个价格模式下更多的消费者更愿意去单独选择,而不是去为这么一款价格高昂的整合产品买单。不去“谄媚”市场,市场也不会给你好脸色。
微软Surface Pro 3做了一回市场的先行者,不仅提出了“全面创新的笔记本电脑”同时将竞争对手设定为Macbook Air,这款兼具平板和笔记本双重属性的产品发售价就比上一代低了一千元,其意欲传达出比Air更全面、价格更低,最关键的是你终于可以花一份钱买到两种体验的产品了。尽管单品利润率下降,但你迎合了消费者谄媚了市场,之后Surface Pro 4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让笔者想到了麦当劳在多年前推出的15元超值套餐的策略,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或许将是麦当劳走向衰落的标志,因为利润率的大幅降低将难以为继这家国际型企业的正常运转。然而,麦当劳推出15元套餐的结果是让企业迎来了第二春,虽然单品的利润率下降,但整体的销量则出现了巨额的增长,这个是否赚钱的数字游戏相信大家能够一目了然。
很多人会说到底什么时间点是推动类型化PC的最佳时刻,笔者来看正是iPad略显颓势的时候,如今这个平板世界的领航者已经连续季度销量下跌,对于PC厂商来说或许已经可以开始行动了。
写在最后:
任何行业没有你想象的那般脆弱,也没有想象的那般坚强,iPad推出后,很多人提出了PC覆灭论的理论,但如今iPad销量下滑,后PC时代风起云涌,各种PK、各种替代、各种覆灭的理论近年来此起彼伏,的确该歇一歇了,而去边界化的融合后将不会再有此论调。
5延伸阅读:谈谈PC业两巨头的“不务正业”
今天要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从PC诞生到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年里,这个行业经历了“漫长”却又飞速的发展。
漫长的时间里,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残酷的战场毁掉了多少原本应该更美、更自由的青春?成群结队的斗士们,在对于这个行业而言不短的时间里,踏着前人洒下的血泪与汗水打拼下的江山,却从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二个年头开始悄然崩塌。
PC行业从寒冷冬日走向春暖花开耗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然而从绚烂盛夏到寒风萧瑟却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在这种现实之下,我想没有一个人会不为之沉思,没有一个人会依然保持坚定的初心。转型还是离开,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圈子里所有参与者所面临的最直接问题。
Intel与NVIDIA在英文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拼写,然而翻译成中文之后,却分别成为了英特尔与英伟达。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两家公司在技术层面虽然是不同方向的引领者,但却因为PC这个产品被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英特尔与英伟达,则成为了近几十年来对PC行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并且将这个行业推上巅峰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在自身所处行业进入饱和期、市场增长骤然放缓的背景下,面对新兴产业一片又一片的蓝海,谁又能不被吸引呢?
于是,英特尔凭借自身实力开始涉足PC之外的更多科技领域;而英伟达则看准了无边无际的汽车蓝海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就像它们之间那些微妙的关系一样,CES 2016,不知是宿命还是巧合,英特尔与英伟达这两家以PC所为人熟知的行业巨擘,同时展现出了在新兴行业的作为,几年前的纸上谈兵已变成现实,PC再也不会成为这两家公司的唯一宠儿。(全文点击)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