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6月Haswell平台正式发布至今,该平台服役已经超过一年半的时间,用户对于平台特性已经了如指掌。22nm工艺制程虽然是业界领先,但毕竟在Ivy Bridge时代就已经进入了22nm,要想使电脑变得更加纤薄便携,那么处于“Tock”时间的工艺制程提升,就是新一代平台最主要的任务。
于是,14nm的Broadwell即将来临。
·14nm开启新篇章
酷睿家族最早以65nm呈现在世人面前,随后经历了45nm、32nm以及22nm几个时代,工艺制程的缩减直接反映在笔记本产品的厚度的进化上。65nm与45nm时代,笔记本电脑机身厚度普遍在25mm左右,甚至更厚,而到了32nm时代,超极本的出现让笔记本厚度缩减到15mm左右,22nm时代则出现了10mm左右的产品,而14nm时代,将使笔记本厚度有可能缩减到10mm以内。
这几个毫米的变迁,对于笔记本而言就是从“笨拙”到“轻盈”的变迁。
比MacBook Air还薄的联想YOGA 3 Pro
·性能提升依然15W功耗续传奇
工艺制程的降低,并未让Broadwell的性能有所损失。
虽然新平台还未上市,但目前网上已经有一些新平台处理器的相关信息放出。下面是笔者在CNET网站找到的一张酷睿i7 5500U处理器的CPUID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其主频为2.4GHz,三级缓存为4MB,工艺制程为14nm。
相对于上一代的酷睿i7 4500U而言,主频从1.8GHz提升到2.4GHz,虽然睿频加速之后的主频我们还无从得知,但必然要比前者更高,主频的提升,必然也就意味着性能的提升,而其功耗却依然保持在与Haswell齐平的15W。
网上流出的14nm Broadwell平台处理器(图片来自于CNET)
·续航稳步提升
得益于处理器功耗的不断降低,笔记本电脑随着每一代新平台的发布,都会在续航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但是想要一下从3小时续航提升到10小时续航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纵观近些年来笔记本续航能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每一代新平台的发布较上一代平台,都在续航能力上有所提升。
不过用户总觉得续航提升不大,这是因为两代平台之间本身的提升幅度并不大,但如果放在整个笔记本电脑行业历史里来看,从最早的酷睿到如今的Broadwell,续航能力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如果与上一代Haswell相比的话,Broadwell平台在续航能力方面并未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以往相比,Broadwell平台至少能够稳定的达到3个半到4小时续航,如果整机TDP控制出色,加上大容量电池的话,达到8小时甚至更长续航也并非难事。
·功能升级体验更强大
Broadwell平台与Haswell以及更早之前的平台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了功能性、智能化的提升。这些提升虽然不像性能提升的感受那样鲜明,但却为未来笔记本电脑用户体验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设备智能化已经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用户的重视。电脑产品走向智能化,除了在本身易用性、实用性方面有所提升之外,还能够使自身迎来又一轮形态变革的契机,从而像超极本、2合1电脑那样推动电脑产业变革。
而这种智能化进程的开始,就来自于即将发布的Broadwell!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