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第三代APU新品之前,不妨先让我们回到APU诞生的那个年代……
·初窥融合门径
2011年首批Fusion计划(代号Llano)拥有三个系列,不同市场定位的APU产品:分别为单核心TDP 18W、双核心TDP 25W的适用于入门级主流笔记本电脑、一体电脑上的“Zacate”平台。
TDP 9W的适用于轻薄便携笔记本产品中的“Ontario”平台,其内部一方面是基于“山猫”(Bobcat)新架构的x86 CPU部分,有单核心、双核心两种,官方称单核心功耗可低于1W,另一方面则是衍生自Evergreen Radeon HD 5000系列架构的DX11 GPU部分。
Fusion彻底改变了CPU、GPU芯片的发展方向
最后一个系列也是性能最强、集成更大规模DX11 GPU图形核心,并在CPU部分借鉴强大的Phenom II架构的“Llano”平台。
第一代APU主要包括四种特性:超低功耗、全面支持DX11、提升高清硬解性能之后的UVD 3.0技术、以及对应如Office、IE9等软件的加速计算功能。
其实现在回首来看第一代APU,它绝不仅仅是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廉价解决方案这么简单。当年很多朋友对APU支持DX11不以为意,毕竟在当时这种支持从表面来看仅仅是一种“噱头”,但是从深层次角度来看,其实在DX 11中,微软进行的最具革命性的创新就是引入Compute Shader。它是一种纯数学形式的代码,不仅可以结合延迟操作模式和树状结构方便的进行线程间的大并行度管理,实现跨指令的数据共享,快速的实现各种通用计算应用,同时还取消了代码形式上对几何过程的强制关联。
简单地说就是,CPU与GPU透过Compute Shader被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在第一代APU中,绝不是表象的DX11支持,而是让CPU与GPU在Compute Shader代码支持下,成为平等的执行单元。而GPU与CPU用CrossBar连接起来,并让GPU直接使用CPU的MC,除了可以节约晶体管降低发热之外,也就是做到低功耗之外,还可以将CPU与GPU直接连接在一起,通过MC的统一控制直接完成数据的交换与共享。CPU与GPU在经过代码优化之后可以分别并行处理同一个任务,整体的运算效率会大大提升。
可以说是,在“融合”二字的体现上,第一代APU做的比当时的Sandy Bridge更加出色。
·炉火纯青之后的锦上添花
时间再回到2012年,经过一年时间的洗礼,第一代APU在产品端虽然说不上风生水起,但是融合理念逐渐得到OEM厂商与普通大众的认可。即便是竞争对手英特尔,也开始投入所谓“真融合”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当中。
2012年10月份,AMD第二代APU逐渐公布,代号“Trinity”。对应APU型号分别为A4、A6、A8以及A10,依旧采用与第一代APU相同的32nm制程工艺,不过,在进一步控制功耗,降低功耗的基础上,第二代APU进行了全面的性能升级。而Trinity APU最大的变化,在于将具备双UTDP的Barts架构引入到了APU当中,同时进一步加深了GPU与CPU部分的联系,从而实现了显示输出与通用计算性能的同步提升。
此外,第二代APU最为重要的一个技术点,就在于Turbo CORE 3.0技术的支持,它与英特尔的睿频2.0技术相仿,也是根据实际的计算需求,动态的去提升或者降低CPU与GPU的工作频率,其幅度分别可达19%与20%。
另外在GPU方面,第二代APU采用了与第一代完全不同的VLIW4体系,在流处理器有一定减少的情况下,SIMD阵列与最高频率都得到了提升,因此最终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此后,AMD在2013年期间发布了第二代APU的增强版,包括Richland、Kabini以及Temash三个平台。
从第一代APU与第二代,再到第二代增强版之间的差异来看,性能的提升是主要方向,Turbo CORE 3.0技术、最大主频提升、GPU体系的变更等等无一不是为APU性能提升而服务。但是从本质来看,这些差异也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那么即将发布的第三代APU新品到底与前两代有哪些不同呢?性能提升还是不是主要方向呢?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