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本不必做数学家 时间也是成本
从小学的时候开始,我们国家教育部门就开展全民的“奥赛运动”让每个本来对数学不敢兴趣的孩子,都成了这个年龄段的数学达人,特别是后来跑到国外的中国孩子,由于接触数学较早,天赋遥遥领先于其他外国小孩,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学生从小开始就是数学家,对数字的敏感甚至延续到了笔记本的选购上来。
看看笔记本上涉及到得数字:配置参数、整机零售价、显卡处理器得分、温度、配件采购价,导热管根数,上市时间,降价幅度……等等等等。一些大学生消费者对数字疯狂的迷恋。“位宽是64bit还是128bit?显卡得分高多少?温度低几度?”都成了大家最热衷于计算的要素,而更有甚者,会研究厂商配件的采购价格,比如windows 7正版系统的OEM厂商采购价格,是否等于省掉系统之后的价格差?单位时间段的产品降价幅度是多少,笔者就曾经见过有人把产品降价的走向,绘制成了股票交易中的K线图加以研究。这样的选本,其实是不提倡的。
回头看看08年的大地震,短短8秒钟的最剧烈震动下,造成了大量伤亡和8451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所以有的时候,时间的成本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选择笔记本应不应该做功课呢?应该,但是这个时间要有个度,笔者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网友,选本周期长达一年时间,处理器平台、制程都已经更新,这位网友还在物色笔记本,这其中是否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呢?假如把这部分时间用作使用笔记本上,或许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总的来说,笔记本仅仅是一件工具,即使他很贵,但仍然是工具,和锤子、扳手一样,只有使用才能发挥价值,长时间研究抉择所造成的大量精力损失是划不来的。
当你是一位硬件发烧友。以此为乐,又或者你是一位笔记本评测编辑,那么上面的话你可以忽略。
- 第1页:独显PK无胜者 纠结最强无意义
- 第2页:买本不必做数学家 时间也是成本
- 第3页:笔记本玩游戏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