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真理在谁手中 PC厂商消费者话语权之争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吴紫磨   |  责编:李诺

     购买人群心理画像

             在这种博弈过程的历史前期,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早期PC的功能、性能都非常有限,不足以满足社会期待,也需要打开突破口扩大消费群体。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网络的发展,PC产业进入成熟期,伴随着最近十年技术演进速度的放缓,消费者为主导的格局最终定型了。

             在任何一个PC全面普及的当代商业社会,PC用户都可以被粗略地划入四种心理形象:

             其一:专一化、定制化、特殊化的高端心理需求。

                在商业社会,任何进入成熟期的工业产品都会进入产品细分极致趋势。面对有支付能力的高端人群,厂商必然无法阻挡将单一产品特性放大到极致以招徕其对应核心人群的利润回报诱惑。

    微星

    高端产品特别忌讳不上不下

                为什么没有显卡的轻薄本比普通独显版轻薄本要贵?做工可能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但不足以解释全部。从根源上来讲,轻薄本的轻薄是他的核心价值,越是高级用户越有能力为了极致轻薄忍受其他方面的损失——如果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性能,可以购买对应专一化设计的其他类型。带有独显的轻薄本,为了向大众妥协,削弱了轻薄的核心优势,照顾了性能的次方面,自然在产品定位上难望集显本的项背。

                极致化不仅仅发证在轻薄本领域,游戏主机、游戏显卡、军用三防笔记本等等同样是这种思路的产物。本质上来说,消费时代对极致的追求是高消费者的必然选择。

              其二:工程师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逻辑法则。

                后商业社会必然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建立现代文明的基石是科学、理性。虽然直接相关PC硬件制造的劳动人口、科研力量只占社会总体非常小的比例,虽然大工业生产带来的知识专业碎片化让民众面临隔行如隔山的信息障,但大量掌握理性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群还是客观存在的。

               很多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并不了解PC产品的销售情况、技术发展脉络,但他们日常工作锻炼出来的逻辑能力足以帮助他们在付出有限精力的前提下直接锁定自己的”囊中之物“。很多段子手调侃直男逛商场,买完东西5分钟直接撤离,在购买电脑这件事上,许多人也是这样。

               这个类型的人群,对PC本身没有情感认同,也不会有太多的纠结,适合他们的会被直接采购,多余的噱头并不受关注。如果这类人群拿来同电影观影人群比照,他们就是纯看镜头语言表现形式的方法派。

              其三: 有情怀、有知识,充满情感纠结的爱好心态

               自古以来,器物方面的收藏、研究爱好都是有闲阶级的生活情趣之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解放了大量人口,让大多数人得以避免沉重而密集的直接劳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代都市居民中的多数,都与斗蛐蛐的古代士大夫有很多共通之处。

               爱好本身会带来对行业的了解,但了解得足够多并不能天然带来真知灼见。在判断力上,爱好、情怀基本都不是正面贡献因素,反而是诱导出立场先行逻辑思维的有害”毒草" 。这些年围绕苹果粉丝的的黑吹大战,以及AMD、Intel、NVIDIA忠实拥趸的恩怨情仇,都是这种原理的直接体现。

               相比于普通吃瓜群众,爱好者们对PC水平的平均了解程度要高得多,甚至要高于第二类的理性购买人群,但不同爱好者群体在选购决策、行业观点方面的区别差别极大。

               总的来说,有情怀的吃瓜群众比普通吃瓜群众了解的多,烦恼也变多。满足了他们的信仰点,很多产品类型不愁销路,但他们的点又非常飘忽。

    4核8线程PK标压HQ!8代酷睿i7 8550U测试

    各种数字就是为了不打算深入了解的吃瓜群众准备的

               第四:拒绝学习,拒绝探索,讲究一言而决哪个好的普通盲从心理

               高速发展的社会实际告诉我们,商品社会中的主要消费品,都不可能存在全能、完美而又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类型。任何事物的评价都要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抛开任务需求、技术背景和成本支付能力谈好坏就是耍流氓的行为。

               但是大多数普通人并没有精力和意愿投入精力了解大部分消费品,他们是受到消费社会广告、模范效应侵袭最深也最多的人群。即使他们找到”懂行“的人,面对”就一句话,你说哪个最好?“这种形同儿戏的提问方式,对方也难以表达出真正有用的内容。        

               四种用户拥有不同的心理状态,PC品牌厂商和从业媒体也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投放对应的宣传, 四种用户的此消彼长,正好反映了PC发展趋势的主流脉络,也就诠释了PC 消费话语权的流动趋势。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真理在谁手中 PC厂商消费者话语权之争//nb.zol.com.cn/671/6713535.html

    nb.zol.com.cn true //nb.zol.com.cn/671/6713535.html report 3553  购买人群心理画像 在这种博弈过程的历史前期,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早期PC的功能、性能都非常有限,不足以满足社会期待,也需要打开突破口扩大消费群体。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网络的发展,PC产业进入成熟期,伴随着最近十年技...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 笔记本电脑
    • 新品上市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