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没有正确答案的伦理问题外,大众最关心的,恐怕还是“工作岗位会不会被替代”这种接地气的社会问题。可以说重复、固定、简单的工作被 AI 接替是大势所趋,甚至是一些需要稍加思考的工作也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
人机协作还是完全被 AI 取代
举个例子,前几天第一届腾讯用户开放日在深圳举办,其中展示了一款“写稿”机器人——未来报亭,能够根据视频内容即时将画面转化为文字,甚至是球赛这种没有文字提示的视频,未来报亭同样可以将它用文字表达出来。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 AI 的时候,笔者的心情是复杂的。在传统认知中,像笔者这种文字工作者是公认的、比较不容易被 AI 取代的工种,但事实上,在即时新闻方面,无论是效率还是传播速度, AI 都更胜一筹。但人类胜在有创造性,所以像分析类文章,目前 AI 是无能为力的。
就像李开复说的那样,“未来人类的工作就是创造型和关爱型”。这个论断是建立在弱人工智能阶段(看起来智能但无自主意识),此时人类的创造性和拥有感情这两大特性将成为人类工作的重要特征。
而达到这个阶段之前,必须经历人与机器协作的阵痛期。
还是文章开篇时提到的那个问题,机器取代了我们的部分工作,那么我们的薪酬会不会因此下降呢?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需要很多企业家、甚至是政府需要着重思考的,处理不当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过大众不必过于恐慌。反观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同样因为机器的自动化使得很多人面临着下岗,但新事物的诞生也产生了更多新的岗位。 AI 被认为很有可能会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取代传统岗位的同时,势必会带来新的岗位。期间所产生的阵痛,需要企业和政府采取必要方式妥善过渡。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从年初火到年末的AI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敬畏它//nb.zol.com.cn/670/670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