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 i7 920/2600K
ZOL近年来收到了热心网友的各种评论,其中与CPU相关的条目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网友们无论是批判AMD还是批判Intel,总会拿出i7 2600K和i7 920这样的CPU。毫无疑问,人民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这两款经典产品的生命力是最近十年来Intel最旺盛的。
虽然观点略显偏激 时隔多年 网友们仍然在惦记i7 2600K
这两款CPU都非常具有开创意义,不可替代性也非常强。其中,i7 920是2008年秋冬之际Intel首发的最初三颗i7之一,开发代号Bloomfield、45nm HKMG工艺、LGA1366封装、四核心、八线程、主频2.66GHz、Turbo动态加速最高频率2.93GHz、QPI总线频率4.8GT/s、三级缓存8MB、热设计功耗130W。
i7 920风冷4.2甚至4.5GHz都不罕见 超频能力让如今的i7 6800K/6900K无地自容
家族横向对比,i7 920的大哥i7 965虽然有着不锁倍频的优势,但极限风冷频率并不比i7 920高很多。i7 920的平均超频体质不但超过i7 940,也超过后来的i7 930/950/960,充分恢复Core 2早期QX 6700、E6300等处理器下克上的“光荣传统”,其2000出头的定价完美接替上一代超频性能不佳的Peryn架构Core 2 Quad 9300/9450,更是把同期AMD 稍有中兴迹象的Phenom II X4 940打的满地找牙。在此后的多年中,i7 920一直保留着超频的传说,直到后来Sandybridge 等平台的大规模普及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至于i7 2600K,作为32纳米新世界的第一款i7,他的经典地位已经无法用言语诉说。他是第一款风冷激情冲上5GHz的i7,在七代酷睿之前也是最后一款;他是第一款让广大超频爱好者把钎焊封装工艺铭刻于心的CPU,接下来作为榜样把后面连续五代硅脂四核后辈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能自已。他几乎也是最后一款让广大玩家体验到Intel Tick-Tock节奏带来架构性能大幅度提升的CPU——同频相对Nehalem提升超过百分之二十幅度。
i7 2600K 是最后一代主流钎焊处理器 此后硅脂U被玩家深恶痛绝
i7 2600K 5.4GHz不但能Win7 刷分 还能完整运行3Dmark 实用性很强
事实上,一直到第七代酷睿为止,没有哪一代CPU可以和Sandybridge i7比极限风冷、普通水冷频率。如今风头正劲的i7 7700K 相当比例 需要开盖换硅脂才有希望冲上5GHz,其潜力通常也止步在5.1GHz左右,无法与i7 2600K 多次刷新的5.4GHz记录比拼。剩余的i7 在2600K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最废柴的i7 5775C名义上是不锁倍频处理器,同为四核甚至连4.0GHz都很难稳定下来。i7 2600K 以一己之力带动了DIY玩家全民狂刷Win7 CPU体验指数7.9的疯狂浪潮,以至于多年之后各大硬件论坛仍然反复重申禁止刷分。
i7 2600K 的HD3000干掉桌面GT210低端卡 是核显崛起的开始
笔者当年一位朋友曾经以1.42V 使用5.2GHz 的i7 2600K整整一年半,这颗CPU最终虽然不幸烧毁,但也为我们普及了32纳米处理器安全电压要控制在1.38V以内的知识。现实颇堪玩味的是,连续两代14纳米工艺以后,Intel目前的处理器超频仍然需要动辄1.4V,远远超过理论上的安全电压上限。。。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酷睿i9降临 回想那些年记忆中的“i7”//nb.zol.com.cn/639/6394699.html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