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编辑买第一台笔记本的时候是97年,很清楚的记得当时挑了一台IBM的380ED,那个本本使用当时非常先进的Pentium 120 MMX(带有MMX技术的移动老奔)。除了内存、硬盘都是那时候的主流大小之外,显卡倒是采用了独立的,不过相信那个牌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是一颗NeoMagic公司的独立显示核心,显存只有1MB。当然,对比当今的笔记本电脑配置,这样的一台ThinkPad 380ED的性能可以说是薄弱很多。但是话说回来,在我们惊叹了摩尔定律的伟大之后,也发现了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曾经的笔记本大都是独立显卡,而现在的却大都是集成显卡。
究其原因,也许能够想到,当初的笔记本制造并非不想采用集成显卡,而是以当时的技术,很难在北桥芯片中再塞进一个显卡核心了。不过也正得益于此,当时也没听说谁抱怨笔记本的显卡差,台式机上能运行的,笔记本上也能跑个半斤八两。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芯片制程已经成几何速度发展,台式机在不停的向显示芯片中塞进更多的晶体管以求更快的运行速度;相反再看看笔记本,因为终于有能力在北桥里整合显卡了,所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带有集成显卡的笔记本电脑。
独立显示芯片
也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采用独立显卡没有成为笔记本的标准呢?答案是:从需求与成本上考虑,很多人更加注重的是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与便携性,而对于像显卡这样的周边配置,则抱以够用即可的观点。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商务人士的想法。游戏发烧友或者那些对于影音播放有着与台式机相同要求的人们则会觉得有些蹩脚。当然,也并非没有符合要求的本本,具备中高档处理器与中上等显卡的笔记本目前也比比皆是,但价格方面依然成为阻碍购买的最大因素。
具备独立显的笔记本在性能表现方面的确非常明显。特别是在3D游戏表现方面与视频回放方面均较集成显卡有着比较大的优势。而笔记本作为较为电脑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形式,其内部的配件除了硬盘、内存及处理器之外均不能额外进行更换。说得直白些,就是笔记本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已经被固定下来的,很难通过后天的生机来获得更高的性能。而其中的显卡部分就更加明显了,虽然ATI与NVIDIA都推出了支持后天升级的AXIOM与MXM接口,但是升级模块在市场上基本是买不到的,所以多少与其初衷相悖。
联想旭日420A笔记本
不过对于市场来说,“有需求就有供求的必要”是其永远遵循的一条守则,也正是这条守则,致使笔记本慢慢的成为了“普及”的另一个代名词。而也似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3999元、4999元、5999元,各个曾经难以想象的价位上都出现了诸多的拥有主流配置的笔记本产品,而在这些产品中,也不乏一线大厂的身影。而最近联想就推出了基于这几个价位的笔记本电脑,并且在5999元的价位提供了双核心独立显卡的型号。
- 第1页:独立显卡还是集成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