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性对于大部分笔记本来说都比较重要,重量决定于移动性能,决定我们在长时间背负当中,会不会很快出现疲劳的情况,而对于轻薄笔记本来说,重量不仅是至关重要的指标,还会对外观设的美观与否造成影响,本次评测的产品中,五款都是在便携上下了一些功夫的产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重量控制上的比拼。
厚度亦是笔记本便携性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市面上轻薄产品越来越多,甚至有了不少追求轻薄设计的游戏本产品,当然本次横评中并没有主打游戏的机型;机身厚度控制牵扯到了散热系统,“机身厚散热好、机身薄散热差”这一长期以来被认可最多的“常识”限制了笔记本轻薄化的发展速度。
然而今非昔比,如今市面上有不少轻薄产品却有着较为出色的散热能力,多数是低功耗平台的优势体现,而本次横评的五款产品也都是采用低功耗平台的产品,因此我们来对比这五款轻薄笔记本的尺寸、重量与厚度。
在这五款轻薄本产品中综合来看最为轻薄的当属三星900X3L,13.5毫米厚度以及0.84千克重量可谓是轻便上手,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三星900X3L拿在手里给人一种轻巧的感觉,就像拿一本很薄的书;其余产品中,微软Surface Pro 4与联想小新Air 13也有着较为不错的便携性。
引用:
“笔记本电脑体积多年不变,而面对移动终端产品的市场压力,英特尔推出超极本概念可以说是明智的,核心硬件厂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约束”终端设计厂商的动作,生产更加轻薄的产品以顺应市场需求是首要的任务。借着超极本概念,英特尔开始低功耗处理器市场发力,从14nm制程的低功耗处理器开始,低功耗、低发热量为笔记本的轻薄设计提供了可能。
将一款笔记本电脑设计得轻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本、功耗、散热三者之间该如何平衡是个难题。在研发成本受到限制,功耗与散热无法妥协的年代,硬件上的“缺陷”是可以靠软件优化来弥补的,打造轻量级硬件产品的同时软件优化也需要花不少心思。
当然解决了散热问题,笔记本电脑轻薄化将不再是难题,举例成功案例:全金属机身能够提供较好的被动散热效率,散热风扇后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掌托温度较高的问题,在机身轻薄化设计中加入一些特殊的设定,可以看作为结构设计与轻薄间的妥协。
要将一款笔记本电脑做得轻薄,除了模具设计需要紧凑精密以外,机身材质则更具代表性,以往我们看到的笔记本产品大多采用工程塑料,轻薄化难以保证产品坚固性,因此铝合金与碳纤维成了高端轻薄本的特供原料。
功耗、散热以成本这三个因素一直是笔记本电脑在轻薄路上的绊脚石,在不久的将来前两个问题被成功解决,真正意义上的轻薄本之路也就不远了。”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