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当前经济型笔记本的潮流。
体积与重量
我们也可以按照重量来划分经济型笔记本,全内置注重功能性,重量一般在2.9---3.2公斤,配备14.1或15寸液晶屏;光驱内置与光软互换的体积重量相差无几,一般在2.2---2.8公斤,多数配备14.1寸液晶屏,其优势为,在性能配置和便携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超薄全外置机型最注重移动性,但在低端产品中,最轻的也在1.7公斤左右,这都是成本所限,因此绝对不会出现像夏普UM32、东芝R100那样的超“骨感”机型。
机身材料与工艺
经济型笔记本的外壳多采用成本低廉的ABS工程塑料,只有少数超薄机型用上了镁铝合金。虽然工程塑料的给人以低档次的感觉,但它在强度和耐用性方面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一些高端产品也是塑料外壳,比如:IBM A系列、康柏2800、戴尔8500等。在材料方面,我们不必对低端产品过于苛刻,既然是为节约成本,那么它们所采用的镁铝合金也并非上品,喷涂工艺肯定也是最普通的,使用时间一长免不了磨损退色,倒不如来个塑料壳实实在在。
经济型笔记本电脑的整体制造工艺可谓良莠不齐,这主要与品牌知名度、OEM厂商技术实力和产品售价有密切的关系,国际知名品牌在这方面明显强于国内厂商。即便如此,目前的低端笔记本在制造工艺水平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硬件配置:
1. 处理器、芯片组:
处理器和芯片组决定了笔记本的架构,在这里我主要向大家推荐移动版,目前低端笔记本的主流是P4-M和P4核心的移动赛扬。P4-M的主频多为1.5G/1.8G/2.0G、移动赛扬为1.7G/2.0G/2.4G,与之相匹配的芯片组是SIS650M和852MG,HP和IBM推出的万元机型采用了ATI RADEON IGP330M芯片组,集成了MOBILTY RADEON显卡,与前两者相比它的多媒体性能更出色。
万元迅驰也是近期市场的亮点,它们都采用了P-M 1.3G处理器和855GM芯片组,节能和无线网络是其最大的特色。
超薄机型受到体积限制,目前还是PIII-M架构或图拉丁核心的移动赛扬,主频一般为1---1.2G,配合830MG或SIS630T芯片组。
目前也有一些采用AMD移动式AthlonXP处理器的产品,,主要有1400+/1600+/1800+三种,与之相配合的是威盛芯片组,AMD平台的笔记本电脑依然强调了经济性。
威盛公司近期发布了汉腾处理器,其主要定位在中低端笔记本市场,上周首部采用基于汉腾处理器的紫光笔记本上市,主频为1G,芯片组为VIA 266CLE,最大特性是节能,经济性也不错,下半年汉腾笔记本将批量上市,中低端产品的选择余地将更大。
2. 内存、硬盘
目前笔记本内存主要为DDR266规格,只有少量PIII-M架构产品仍然延用PC133 SDRAM,在笔记本内存零售市场上,相同容量的DDR价格要比SDRAM低近百元,这说明,DDR内存已经成为主流,SDRAM将逐渐淘汰,因此用户在选择笔记本时也应该考虑到此问题。
至于内存的容量,万元以下低价笔记本多数为128MB,只有20%配备了256MB,这主要是厂商为降低成本和售价而考虑的。128MB对于运行当前主流的软件必然力不从心,另外集成显卡还要共享一部分作为显存,由此一来就更加苍白无力,多数用户都需要自行扩充内存来满足使用需求。
硬盘是笔记本中发展最慢的部件了,目前低端笔记本中仍是20GB容量、4200转的低速产品唱主角,即便它们已经符合ATA100传输规格,但总体性能仍然不尽人意。现在的一些低端产品已经开始使用30GB硬盘,这说明整体市场正在向更高容量过渡。硬盘的供货商主要是日立,也就是原IBM的2.5寸产品,富士通的市场占有率也有提升,初步估算在20-30%左右。因此目前购买万元以下笔记本,还将忍受容量小、速度低的20GB硬盘。
3. 显卡、液晶屏
在显示方面,低端笔记本只能满足最初级的应用需求。为了节约成本,集成显卡几乎占到了90%以上的比例,如: 855GM/852GM/830MG/845GL都是整合Intel Extreme Graphics图形芯片,显存最高可以共享到64MB;SIS650M整合了SIS305/315图形芯片,总体性能与Intel不相上下;还有威盛芯片组集成的S3,ALI集成的Trident;在整合图形芯片中,还是ATI RADEON IGP 330M最为出色,它集成的是MOBILITY RADEON,相比之下,它的综合性能最强。对于这些用户来说,整合图形芯片只能将就一下了。
低端笔记本中也有少数采用独立显卡的产品,不过这些多为已经停产的老机型,所用的图形芯片也只是ATI MOBILITY RADEON,16M DDR显存,虽然性能与目前的主流尚有差距,但也算矮子里拔将军了。总之,多媒体性能在低价笔记本中几乎停留在最初级阶段。
通过观察您不难发现,现在低价笔记本所采用的液晶屏多数为14.1寸XGA(1024X768),这是因为国际市场上,13.3和14.1的液晶板价格只相差几美金,因此厂商们都会选择视觉效果更好的大尺寸屏幕,而13.3寸屏则出现在一些体积较小的光软互换机型上。超薄全外挂笔记本依然为12.1寸XGA液晶屏,它也是该机型的标准配备。
既然是低端笔记本,液晶屏的效果自然不会最出色。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的低价笔记本所采用都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液晶板,并非日系液晶板,主要还是考虑到成本问题。用户对这类产品在色彩、亮度等方面的要求也没必要过高,一分钱一分货嘛。
4. 光驱、扩展接口
低价笔记本的光驱主要是24X CD-ROM,也有少数价格略高的产品配备了8XDVD-ROM,不过,这集成显卡和低档液晶屏,它能让播放DVD影片的效果好到哪儿去呢?如此看来,对于低端笔记本来说,DVD也是只能算是个摆设,倒不如减价换成CD-ROM更实用。
低价的超薄笔记本已经把光驱作为选配,这也是目前全外挂机型普遍销售方法,看上去裸机的价格更低,如果用户需要光驱可以另外加价。紫光曾推出一款7999元带COMBO的笔记本,它属于一个特例,并没有普遍性。
值得欣慰的是,低价笔记本在扩展接口方面并没有缩水,目前主流产品所配备的接口为,USB2.0、IEEE1394、串口、并口、VGA、S-VIDEO、红外、PCMCIA,通信方面MODEM和网卡都已经成为了标配,在扩展方面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4. 电池、保修
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镍氢的笔记本电池了,不论价格高低一律都是锂离子电池,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芯组数和容量,这类笔记本多数为4芯或6芯组合,容量差别较大,从1800---6000mAH,用户选购时一定要看清楚了。以目前主流的搭配方式举例,P4-M/852GM/14.1TFT,配4000mAH锂电,续航时间应该在2.5小时左右,基本能够达到移动办公的需求。当然,万元迅驰可以电池待机4---5小时,移动性更好。
售后服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厂商为低价笔记本提供了三年有限保修,液晶屏、电池、光驱等易损部件为一年、主板、芯片、处理器、内存为三年。各厂商都能遵守国家三包规定,但具体保修政策仍有不同,用户需要了解清楚。
总结:目前的低价笔记本比较适合学生朋友使用,配置、性能等都接近主流,满足日常使用不成问题。当然,我们对这些笔记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就算是最顶级的笔记本与台式机仍有不小的性能差距,笔记本电脑主要是提供了移动计算的便捷性,如果您非常注重配置和多媒体等功能,建议最好还是考虑台式电脑,因为笔记本在这方面绝对会令你非常失望的。建议大家在选择低价笔记本时应该注意如下几点:配置、价格、品牌、服务,希望大家能在暑期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