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轻薄结构布局
Max Q是2017年NVIDIA 推出的新锐移动GPU解决方案,通过以接近GPU功耗、性能曲线阈值的软硬调节方式让游戏笔记本能够实现以前难以同等性能时做到的轻薄化。针对Max Q ,不同厂商拿出了不同的模具适配方案,有的只是用本不太厚的既有型号往上一套了之,有的则颇具诚意的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精品。宏碁掠夺者Triton 700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轻薄Max-Q新方案 宏碁掠夺者Triton700评测
Triton 700同华硕GX501以及曾经的微星GT80系列一样采用了C面键盘下置的整体设计。这种设计布局在笔记本的整体宽度增加不大的前提下,通过将键盘下移的办法,让C面上半部分集中对应了CPU\GPU等主要计算芯片的发热集中区,形成了俗称“铁板烧”的上部空窗平面构造。
Triton 700 配备了机械键盘,这点与微星GT80一致,Triton 700的绝对厚度超级薄,这与华硕GX501一致,是结合了两者优点的一种较优解。宏碁Trition 700不到19毫米厚度,裸机重量约有2.4千克,同华硕GX501基本相当,是目前Max Q系列15.6英寸笔记本轻薄类型中的佼佼者。
在整体外观上,Triton 700 比较简单明快,除了后部转轴下的标准游戏本散热格栅,只有机身前段有两个切角的“额外”造型设计。整机就是一块平整、锋锐的平面书本造型,纯黑的金属机身配上可发光的掠夺者烙银主题Logo,非常酷炫。
2细节设计外观体验
细节设计外观体验
Triton 700的主要特色在于产品C面,这款产品上部的“铁板烧”平整表面不像同类构造其他品牌那样一片空白,而是集成了一块透明Grorilla Glass 玻璃覆盖的复杂触控板。这款触控板是平行四边形投影形态,左右布置了鱼鳃一样的进气格栅,下方可以隐约看到发光的散热组件,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Triton 700整体布局
公允地说,这块触控板不但视觉设计出色,也有防误触的实际好处,但手感确实比较差。相对而言,在输入系统上,宏碁掠夺者Trition 700的机械键盘就比较出色,其键程长于此前同样搭载机械轴的其他笔记本,柔和而有韧性,还配备了RGB背光系统。
接口方面,掠夺者Triton 700是三边设计:右侧布置了发光的开机按键、USB TYPE-C、USB 3.0、 RJ45网络接口;后部布置了USB 2.0、HDMI、电源接口;左侧则是两个USB 3.0和耳麦插孔。
Triton 700的机身底部散热格栅面积极大,热交换效率有较为充分的保证,其屏幕色域也达到了1080P IPS广视角的主流水准,NTSC和ARGB 分别为 ,应对游戏玩家的需求不是问题,其具备的120Hz G-sync 自适应垂直同步属性更是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3整机性能核心散热
整机性能核心散热
送测的掠夺者Triton 700采用了i7 7700HQ 七代酷睿CPU和GTX1080 With Max Q高性能GPU。在存储方面,32GB双通道DDR4 2400内存和1TB M.2 接口PCI-E Raid 0固态硬盘实力强横。
整机配置参数
ASSD Benchmark
宏碁掠夺者Triton 700的固态硬盘Raid0 效果很好,读取超过2000MB/S,写入也逼近1500MB/s大关,体现了高速PCI-E通道带来的强劲实力。
CPU性能方面,掠夺者Triton 700并未因为超薄机身而损失性能,多线程测试成绩基本达到了i7 7700HQ的平均水平。
散热方面,Triton 700的外部热像仪观察结果我们将在稍后放出,其内部核心CPU 满载温度在90度左右且没有降频。GPU方面,Triton 700极限状态下降频到1GHz以内,温度81摄氏度。
4Max Q理论与游戏检验
Max Q理论与游戏检验
掠夺者Triton 700搭载的Max-Q GTX1080拥有完整的2560流处理器 GM204核心,160个纹理单元和64个光栅单元也分毫不少,在GPU 核心上与桌面显卡和标准版移动GTX1080完全一致。
GTX1080 With Max-Q 参数信息
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基准频率和动态频率、电压的智能调节,其基准频率1290MHz ,Boost 频率为1468MHz。这款GPU的GDDR5X 显存带宽为320Gb/s,与桌面保持一致 。相比于笔记本标准版,Max-Q 版GTX1080 频率相差约200到300MHz,与桌面版的频率差进一步放大到300到500MHz(桌面公版最高可冲击1.9GHz,非公版接近2GHz)。
3DMark Time SPY成绩
宏碁掠夺者这款Max Q GTX1080的核心频率略高于同类产品,其3Dmark Time Spy DX12项目测试成绩逼近5600分,符合Max Q方案的表现预期,略高于极限散热水平条件下的笔记本标准版GTX1070或桌面公版GTX1070。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游戏测试。 我们选用的是《使命召唤 二战》。这款游戏刚刚上线不久,整个画面可以说是近几代里表现最好的一作,尤其在人物建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的测试环境是在1080P 分辨率最高画质下运行,利用Fraps记录帧数反馈。
画质设置
从测试结果来看,Triton 700完全可以在最高画质下稳妥运行《使命召唤 二战》这样的高端大作,平均帧与桌面版的差距也不是很大,最低帧也在45左右。
产品总结:
Max Q的设计方案中,传统模具套壳的选择都是失败的,只有Triton 700这种锐意进取,用特殊技术规避风险,实现超轻薄和高性能有机结合的做法才是应有之举。
不过,现阶段Max Q技术本身的特色并不足以支撑超博本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超高性能,由于制程架构的福利潜力不大,现在的Max Q轻薄本相比原有GTX1070 轻薄本只是薄了大约3、4毫米而已,性能基本持平,散热状况差不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riton 700的综合素质非常强悍,布局结构令人印象深刻,但触控板的体验还是显得非主流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