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新蓝的3999元笔记本还显得势单力薄的话,神舟3999元笔记本的加入则印证了这是一个趋势。当然,3999元的笔记本无论是造型还是性能,都不如8000元甚或万元以上的笔记本,但它至少能满足某些用户的需求,并且关键的是能让某些用户承受的起。在此,对于很多对3999元笔记本怒不可遏的人,笔者比较好奇?这些人的心态是如何呢,笔者试着分析。
第一种:教条主义者。这部分人爱较真,可能认为,对于采用台式机处理器的笔记本,不配叫笔记本。但惠普、东芝等国际大厂采用台式机处理器的笔记本在国外也销售的不错。而且,笔记本曾经也是普遍采用台式机处理器的,从笔记本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从应用对其定义,而没有定义说采用移动处理器的才可以叫笔记本。
第二种:完美主义者。这些人崇尚如果不能美丽绽放,不如枯萎死掉。所以他们认为,如果不能买个时尚、轻巧、名牌的笔记本,不如不买。笔者觉得,有这种思想的人可能是十分强势的一群人,所以想法不乏霸气。但人不能永远强势,当我们衰老患病,为了多活一天而努力挣扎的时候,我们还会有这种口气么?人人都有脆弱的时候的,希望也能体会别人多一些。
第三种:高价体系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包括厂商、经销商,他们从高价体系中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永远不愿意笔记本走向大众,他们只愿意为少数精英们提供产品。这些人还包括某些购买高价笔记本的消费者,其中一部分人从中得到虚荣心的满足,他们也不愿笔记本成为百姓大众的消费品,而独享这份快意。
但笔者要说,对于认为高价就意味着品质、精英的人群,他们的想法也不尽然。很多品牌,例如日系,以及亚洲的很多中等品牌,他们从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上讲,不能同戴尔、惠普甚至新联想硬拼,所以只好走差异化的路线,追求低故障率、特色造型、时尚宣传。说的好听是对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其实也是一种利用差异化的生存之道。其实同处于一个科技水平,市场中一个品牌的产品不可能比另一个品牌在品质上高出一个数量级,只是其对品管要求更严格,但同时也把这种成本加到产品上。所以高价产品也有大批量出问题的情况,而且近年屡见不鲜。
打个比方,星巴克虽然品位高雅(在国人观念中),但也绝对没有麦当劳耳熟能详吧,两者还不是一个级别的品牌。同样道理适合笔记本中的很多高端品牌,他们只是从自身条件上考量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策略,单纯的企业品牌策略问题,并不比选择低价策略的品牌有多高贵。笔者个人观点。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