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笔记本电脑而言,处理器一直是计算的核心,不过近年来随着娱乐应用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显卡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升,除了3D游戏和高清视频之外,以Win7和PS为代表的系统软件也开始对独立显卡有所依赖,而在一些专业应用中,更是需要显卡的CUDA和PhysX等特色技术来实现加速。
目前,笔记本显卡大致可以分为集成、中低端和中高端三个档次,其中集成显卡皆整合在处理器或北桥芯片内部,而另两者则在主板上有一颗独立芯片甚至独立的PCB板(通过MXM接口与主板连接)。区隔两种独立显卡的分界线是显存位宽,64bit皆为中低端独显、128bit以上为中高端独显。
为何显存位宽如此重要呢?因为它就像一个瓶子的瓶口,如果瓶口太小,那么无论瓶内水量(显存容量)有多少,流出的速度还是一样的慢。许多厂商正是靠这个方法来误导消费者,明明配备的是廉价的中低端显卡,却极力宣传它的显存容量有多么多么大,给人一种显卡性能很好的错觉。
当然,中低端显卡和集成显卡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的优点是发热量和耗电量相对较小,笔记本可以设计得更为轻薄便携。如果您是纯办公用户,很少进行娱乐应用,那么集成显卡就完全够用了,而且三大厂商的新一代集显,性能相比去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播放高清、玩普通游戏都不在话下。
主流笔记本显卡参数性能对比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随着集显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自身显存位宽的限制,中低端独显的处境变得比较尴尬,越来越显得有些鸡肋。看来,沿用多年的64bit显存位宽,似乎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在NVIDIA最新的GT 400M系列中,我们也注意到,即使最低端的GT 415M也拥有128bit的显存位宽,性能和之前的GT 325M和GT 230M大致相当。
NVIDIA这么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为了配合它的Optimus双显卡自动切换技术,要和英特尔的GMA HD集显性能拉开差距;二是日益普及的3D显示技术对显卡性能有更高要求;三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入门级独显本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大多数的网络游戏和较老的单机游戏,中低端显卡即可胜任;如果要想流畅运行《极品飞车13》《星际争霸2》这些最新的大型3D游戏,最好选择中高端显卡。目前关注度较高的显卡主要有GT 445M、HD 5730、GT 425M、HD 5650等等。另外,在高清视频播放方面,所有独显的表现都很优秀,不存在高端和低端之分,因为同一品牌内建的解码器是一样的。
两大独立显卡厂商共同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笔记本厂商总是要求它们推出新款显卡,但实际上新技术的研发速度远远无法满足笔记本厂商的要求,于是显卡厂商迫不得已,只能将现有显卡的频率稍微调整一下(有时候甚至没有任何变动),然后将其重新命名,看起来像是新显卡的样子。
因此我们在选购显卡时,很难单凭型号中的数字大小来判断性能强弱,最好还是看看相关的测试数据。目前比较常见的衡量标准是3DMark Vantage测试软件,但要注意是在哪个模式下的成绩(比如Entry、Performance等)。3DMark06虽然也很经典,但有些过时了,无法完全展现出新显卡的优势。我们再收集了大量测试数据后,总结出了表格中的性能评估成绩。
相关文章链接:《拨开层层迷雾 移动CPU参数性能全解析》